特选 生薏米 | Premium China Barley – 信亨海味行贸易有限公司 (XIN HANG TRADING SDN BHD)
icon-search
icon-search
  • ef0dac85afb6492a8153d4cec5d5385e_640x0.jpeg
  • download (1).jpg

特选 生薏米 | Premium China Barley

RM 2.00
特选 生薏米 | Premium China Barley Ratings: 0 - 0 votes
- +
icon-bag 加入购物车
Home

薏米是春夏祛濕及消水腫理想食材,但薏米分生薏米、熟薏米及洋薏米,不是所有薏米均可祛濕。中醫師指三種薏米各有功效,生薏米藥用價值最高,可祛濕清熱,熟薏米則主要用作補脾止瀉,洋薏米因含豐富纖維可改善便秘,但不能祛濕,故要「對症」選用。洋薏米屬大麥,形狀如白米,顏色為啡色,比生熟薏米更細粒,註冊中醫師何慧潔表示,洋薏米並無中藥價值,包括沒有清熱、祛濕或祛水腫功效,但坊間有湯包如清補涼湯包,卻錯用了洋薏米取代生薏米,未能達到祛濕效果,市民選購時要留意。洋薏米雖然無藥用價值,但含豐富纖維,有助腸道蠕動,紓緩便秘,可用於煲粥或炮製成甜品,提高膳食纖維,推介可煲「南瓜洋薏米蓮子糖水」飲用。

中醫使用的薏米又稱薏仁或薏苡仁,生薏米比較圓身,中間有一條啡色凹紋,具利水、祛濕及清熱功效,何指一年四季都適合食用,尤其潮濕的春夏季節。生薏米主要用於脾虛濕困、濕熱型濕疹或濕痹病人。在潮濕春天,脾胃虛弱人士易受外界濕氣影響,加重內濕,形成脾虛濕困。這類人士會小便不暢順、大便較黏、胃口不佳、水腫、容易疲倦及下肢腫等,食用生薏仁有祛水腫、利尿等作用,可改善症狀。

不少人用生薏米焗水飲用,其實生薏米不宜焗飲,何建議煲一小時才能發揮功效,脾虛濕困人士可用赤小豆、生薏米煲水,即「赤小豆薏米水」代清水飲用。何指春天常見的濕熱型濕疹病人,患處較紅及流水,日常容易覺得熱,用生薏仁入藥,有清濕熱作用,例如中藥方「三仁湯」可祛濕熱。生薏仁又可用於改善濕痹,即由濕引起的關節痛,例如膝痛、足跟痛等人士,或會用藥方「薏苡仁湯」。熟薏米像爆開的生薏米,又像爆谷。何指熟薏米有補脾、止瀉作用,因經過炒的過程,故清熱性質較生薏米低。熟薏米的健脾功效雖比生薏米大,但「仍唔夠力」,故臨床上較少用熟薏米健脾,通常用其他更有效的健脾中藥。

若想在春夏用薏米祛濕、消水腫,何指選擇生薏米功效較佳,但因生薏米性質偏涼,所以有手腳冰凍或體虛人士,最好將生熟薏米一起使用,推介一家人適合飲用「薏米健脾湯」,當中包括生熟薏米等材料,特別適合春夏困倦、脾虛人士及胃口不佳兒童飲用。

【3款薏米湯水推介】

袪風濕:止痹痛,利關節,解拘攣,用於風濕熱痹,筋脈拘攣。 清熱排膿:瘡癰之膿,多由濕熱壅滯所致。 健脾止瀉:略有補益脾胃之功,炒用可健脾止瀉,多用治脾虛濕滯之泄瀉。 她表示,在中醫角度,袪濕方法可細分為燥濕、滲濕、化濕等,而炒熟後薏米的燥濕功效較強,脾胃最怕濕,熟薏米的健脾止瀉功效較生薏米好 

赤小豆薏米水
功效:祛濕、利水、祛水腫、美白祛斑及輕微清熱
材料:赤小豆30克、生薏米60克
做法:將赤小豆、薏米連同2公升水,用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煲1小時,可代水飲用
適合人士:有水腫女性、脾虛濕困人士、懷孕6個月或以上的腳腫孕婦

薏米健脾湯
功效:健脾、開胃、祛濕
材料:紅蘿蔔及鮮淮山各半斤,生熟薏米各30克、陳皮兩角、瘦肉半斤
做法:紅蘿蔔及鮮淮山去皮切塊,瘦肉汆水,所有材料連同2公升水,先用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,煲1.5小時即可
適合人士:脾虛、春夏困倦人士或胃口不佳兒童

南瓜洋薏米蓮子糖水
功效:增加攝取纖維,紓緩便秘
材料:南瓜半斤、洋薏米60克、蓮子20克及冰糖適量
做法:蓮子及洋薏米浸過夜,南瓜去皮切塊。蓮子、洋薏米連同2公升水,大火煲滾後轉中小火,先煲半小時,加入南瓜再煲半小時即可
適合人士:適合一般人,尤其便秘人士,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量飲用或需少糖

Customer Reviews
0 / 5
Total 0 Ratings


Write a review
您的购物车目前还是空的。
继续购物